|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韩城秧歌

韩城秧歌

关键词:韩城秧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韩城文化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anch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91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秧歌,顾名思义,它应该是农田里的农夫插秧时演唱的民歌。清人吴锡在《新年 杂咏抄》中则确定,秧歌由明代的“村田乐”演化而来。秧歌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传播中,自然因社会环境、地域特色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形态,光是在陕西秧歌的流派就大相径庭。陕北人讲扭秧歌,长安人讲跳秧歌,而韩城人则是唱秧歌。韩城人把韩城秧歌叫“对对戏”,秧歌在韩城竟带上了“戏味”,这与韩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
   秧歌进入韩城当在宋元之交。韩城在金无时期有二百年间是蒙古族统治者的可靠后方。韩城老城有金时建的金塔,金时铸的铁钟。而元代建筑则遍布城乡,现存的无建寺庙仍居陕西之冠。司马迁的八卦墓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的。城隍庙的元建戏楼堂皇富丽,可以想 见,它定是当年元杂剧演出的热闹场所。民间形态的秧歌就在这种气氛下进入韩城,它和元杂剧的“嫁接”就成为必然的了。从现存的韩城秧歌中,你可以看到这种“嫁接”的痕迹。韩城秧歌在表演时唱则不舞,舞则不唱,这一点很类似元杂剧的雏形。随便找一个韩城秧歌曲目,都会有这样程式化的开场曲;“小曲不是一人唱,请包头大姐帮帮腔”。自称“小曲”,显然不忘秧歌作为民歌的根本,而把旦角称作“包头”则完全是元杂剧的称谓。可见,韩城秧歌在形成初期就是民歌和元杂剧的结合体,只不过有的曲目民歌和色采浓一些,而有的曲目则元杂曲的影响更大一些罢了。
    秧歌在明清之际进入了它的发展鼎盛期。清人陆又嘉在《燕九竹枝词》中写道;“早春戏馆换新装,半杂秧歌侑客饧”。秧歌从田间地头堂而皇之进入了“戏馆”,和戏曲分庭抗礼。据清光绪年间档案载,秧歌还盛行宫廷,清时宫中就有专门演唱秧 歌的教师,当时称“秧歌教习”。
    韩城在明清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明中叶有“朝半陕,陕半韩”之谚,极言韩人在朝中当官司的人多。清初,韩城举子王杰进京夺元,“文压三江,字盖天下”有“四十年文衡”之誉。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与元杂剧“嫁接”而形成的韩城秧歌也进入了它的定型、鼎盛年月。
    清乾隆生员(韩城城南村人),看了家乡的秧歌,写诗赞道:“当年梨园羽衣曲,今降韩塬舞犹新。娇眼横波眉黛翠,疑是烟火化女神”。男角装扮的“包头”表演得如此出神入化,显示出韩城秧歌艺术的魅力。据庙底村秧歌老艺人程盛堂回忆,他祖父年青时,即光绪年间,这儿就有一座专供唱秧歌的秧歌台。秧歌台和古式戏楼差不多,只是台口略小一点。当时,二旺、茂娃等人就是这座秧歌台上的红艺人了。
    韩城秧歌其所以能如此迷人,也许正因为它在艺术表演上的“四不象”。一出秧歌,总由开场、正曲、退场三部分组成。而开场部分,总是由丑角登场说表。这种说表段子很象数来宝,它和近年间形成的陕西快书也颇有血缘关系。丑角的精彩说表,构成韩城秧歌的一大特色。秧歌迷这样夸誉红艺人高二,“能说水,能说山,腹中诗书有万千”。另一个红艺人叫老铁锚,说表好,身段好,秧歌迷这样赞誉,“能说馋,能说玄,尻子一摆值了钱。”秧歌的正曲部分自然是唱了,一男一女的套曲联唱而又伴以舞蹈,很象二人转。而有些正曲部分则是演故事的小戏曲,很象是如今的戏曲小品。优美的唱腔和潇洒的舞姿使得正曲成为韩城秧歌最吸引人的部分。秧歌迷把许多光环套在他们心中的红艺人身上,为他们起了如雷贯耳的艺名。“一盆血,盆半血,白菜心,云遮月,人参苗子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美死人。分州梨,玻璃翠。万人迷,真入味”。这些红艺人的艺术特点也为秧歌迷所传育,“广文才,贵左酸,只有怀娃跑的欢”,“满整浪,二劳走,保运嗓子难得有”。退场是一对艺人下场,而另一对艺人登场。贯常用的“四六曲”是:“这一把扇子七根柴,鹞子那
翻身滚下来,咱二人不是捆柴的手,后场里请一个行家来”。这样,一晚上往往有六七组,甚或十多组艺人登台亮相,不同的说表,不同的歌舞,甚至还会有不同的小戏和观众见面,整个场面颇类似现代的歌舞晚会,丰富多彩,品味齐全,受人欢迎那当是很自然的了。
    民国十五年春节期间,薛峰川的红艺人建德和天宝,各为本村秧歌班的领头,搭台对唱秧歌。一时之下,伯仲难分。又各邀全县的红艺人出台助阵,一时间,红角云集,秧歌倾城,方圆百里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这次秧歌大赛一直唱了好几个月,到收麦时才结束。韩城民谣唱的“建德、天宝齐名列,丈八元漂亮白如雪”正是    指的这次盛会。真可称得上是盛况空前了。
四十年代以后,随着眉户、蒲剧、秦腔占领了韩城城乡的舞台,韩城秧歌在一步步地走下坡路,赶到五、六十年代,在韩城已很少看到韩城秧歌的演出了。不过,韩城秧歌的音乐、舞蹈却和别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有韩城秧歌韵味的作品,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韩城籍的板胡演奏家吉吉吉创作的《秦川秧歌》就是用韩城秧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七十年代曾风靡一时。也是韩城籍的舞蹈工作者张祯祥以韩城秧歌的舞蹈为素材编写的舞蹈《扁担歌》《女社员》还登上了天安门,进了中南海。六十年代,陕西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王淑德以一曲《绣兰团》唱红了半个中国,而此歌以《十想调》填词,主旋律未动一个音符。八十年代,陕西又一个女歌唱冯健雪也总以《绣香包》作为压轴节目,而《绣香包》正是以《十绣调》改编的。优美动听的韩地城秧歌音乐让许多歌迷倾倒,为不少大腕的演唱增色。
韩城秧歌诞生于民歌和元杂剧的“嫁接”。
    韩城秧歌,也许会大新的“嫁接”中获得新生。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3 0913 6241 传真:0913-5224986 邮箱:133680456#qq.com
地址:韩城市新兴产业示范基地2号楼815 邮编:715400
Copyright © 2004-2024 韩城之窗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