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韩城美食之:油茶

  • 纵横古今
楼主回复
  • 阅读:514428
  • 回复:3
  • 发表于:2014/8/13 10:51:49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正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小时候,在古城的街道巷道中,经常会看见一位老头,右肩背着一个大铜壶,左手提着一个篮儿,一边不急不慢地前行,一边用他那低沉浑厚的声音吆喝“油—茶——”。

    铜壶很大,约模有50厘米高,容量约20升左右。外面用棉花和布厚厚地包了个严实,为的是保温。手提的篮子中有碗、匙,外挂一个装满清水的小瓷罐和一个小刷子,洗碗用。

    喝油茶的多是小孩、少年,也有人端一碗奉敬老人。有的人在倒油茶时提出要求:“给我多倒点豆子!”“行么!”卖者不慌不忙地回答。只见他一手扶壶系,一手从壶嘴处把壶往后一颠,这样沉淀在壶底的豆子就泛上来了。接着往碗里倒,肯定豆子就多了一点。这豆子是黄豆。小时候喝油茶,就想多吃几颗黄豆。因煮熟的黄豆,有嚼头,也香。

    油茶的制做工艺并不复杂,但工序较多。第一步,取一些芝麻,拣去杂质,包在干的净布中揉搓,以除去沾在其表面的细土。接着在铁锅中炒熟,倒在案板上,用小擀面杖将其擀破。但不能擀得太细,太细就成了芝麻泥了,只能用来调凉皮、凉面和凉菜。

    第二步是炒面。做油茶用小麦面,正宗的油茶面是用羊油炒的。因为羊油性热,且本身含热量大,特别是秋冬季节,人们喝一碗油茶之后,既能增加身体的热量,又富有营养,还容易消化,所以油茶成为老人、儿童理想的早餐。

    面粉炒熟之后,微微发黄。这时掺入擀破的芝麻,搅匀晾凉,贮于一有盖的容器之中备用。

    网上刊登的某地油茶,碗中漂了些未研破的芝麻。这种做法好年看。但有些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研破了的芝麻混在油茶中虽不如将整颗芝麻撒在面上好看,但口感好,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有实用价值。而整颗芝麻随汤入口,谁也保证不了能全部嚼碎,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势必就造成了食物资源的浪费和养分的流失。且撒上的芝麻少,搅在面中的芝麻多,其营养成分也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细节中可以看出,韩城人在制做美食时,注重的是实效。

    第三步是煮黄豆。将所需黄豆拣去杂质,淘洗干净,入锅煮熟,备用。

    第四步是用小麦面和面,稍饧,擀成稍厚一点的面片,然后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在油锅中炸熟,捞出控油备用。

    第五步就是熬制油茶。按其需要取水,在锅中烧开,放入十全大调面和盐,然后取油茶面适量,用凉水和成稀糊状,一边搅动,一边倒入锅里,稀稠合适后,倒入适量煮熟的黄豆稍熬一会,油茶就做好了。

    吃的时候,油茶舀入碗中,上面撒一些油炸小面丁,韩城人称之为“油疙瘩”。一般是现炸现吃。喝一勺油茶,满口的油香味、芝麻味和十全大料味;吃几颗“油疙瘩”,又香又脆;再嚼几粒黄豆,又是一番感受。

    在油茶碗中放“油疙瘩”,是摆摊经营油茶的做法,走街串巷卖油茶者,为了方便省事,这道工序就免了。

    卖油茶的餐具也很讲究。经营者为了避免金属器皿对油茶产生腐蚀,使其颜色、口味和质量发生变化,他们使用了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大砂锅熬汤,用大木勺舀汤,用小瓷勺食用。从这些细节中再次体现出我们的前人在食文化方面的完美追求。

(责任编辑:郭武民)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