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韩城博苑馆刊第一期——县级博物馆现状浅析

  • 也要
楼主回复
  • 阅读:7225
  • 回复:0
  • 发表于:2014/6/20 9:22:11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正如张理智先生在他的书中所说,博物馆按照行政级别被分为中央、省、地、县级,是一个极有中国特色的做法。那么,按照这样的分法,县级博物馆即是指县级行政区域内由县级政府主办、并由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的博物馆。

    作为政府部门主办的最基层的博物馆,在经历了盲目无序的无计划发展和“门庭冷落”的尴尬处境后,应该说,在目前文物保护及旅游事业空前发展的前提下,也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春天。无论是名不副实的“挂牌馆”,还是有一定的陈列、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的馆舍、并常年正式对外开放的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我们韩城市博物馆为例,1984年建馆初期,仅有文保干部两人,文庙作为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共同办公场所成为我市博物馆的最初雏形,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好文物。二十年来,在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历代文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古建群为依托,三庙相连,文物陈列与古代建筑浑然一体,建筑艺术、人文气息极其浓厚的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占地八万余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县(市)级博物馆前列。目前有固定陈列七处,临展两处,成为展示韩城、了解韩城、认识韩城的一个重要窗口。

    可以肯定地说,县级博物馆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令人欣慰的。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是实实在在和不容忽视的,而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和不足上,这也许正是县级博物馆共同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从藏品的管理、研究及陈列展示三个方面,来看看其现状。

    就藏品的保管条件来说,这几年,在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许多地、县馆相继建成了比较规范的文物库房,尽管在硬件上还不甚完备,但相对原来那种阴暗、狭小、拥塞堆放的临时库房,保管条件已不知好了多少倍。问题就在于,随着硬件设施的配套和齐备,管理专业人才和管理制度是否同步跟上,还是令人担忧的。大家都知道,藏品的管理是博物馆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恰恰是这一块,往往被人们忽视,许多材料上显示,藏品的管理是很大一部分博物馆的薄弱环节。原因就在于许多博物馆业务干部少,甚至缺乏专业干部,因而科学的管理藏品只是一句空话。那么,家底不清、制度不健全、只是让文物藏品免受风雨那种简单初级的保管方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为此,省文物局曾于2000年在韩城市博物馆召开了地、县博物馆文物库房规范化管理现场会,从库房的标准、藏品的放置、帐卡的登记、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作为样板库进行推广学习。随后,省文物局又进行了库管人员培训,为基层培养了一批业务干部,大大提高了全省地、县馆的藏品管理水平。尽管如此,后备力量仍很不足。

    科研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级博物馆应该也不例外。我这样说是因为,县级博物馆是否存在科研活动、如何展开科研活动,很少见诸论说。或者说,县级馆的科研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而受到许多限制。事实上,县级馆的这一业务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就拿韩城市博物馆来说,历届馆长都很重视研究工作,经常鼓励职工多读多写,钻研业务。但是,我们先不强调其他因素,单从“人”这一要素上看,业务干部大多都是经过简单培训或在工作中自学而从事文博工作的,具备大学学历的也大都专业不对口。这样,就让研究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虽然经过大家的努力,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但毕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型的科研活动。

    关于县级博物馆的陈列,这多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资金上省文物局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县级博物馆陈列。那么,在这样一种稳定的资金保障下,作为业务干部,我更操心的是陈列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如何贴近观众、吸引观众。这些年,我们韩城博物馆也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陈,内容设计基本由我们自己完成,经过省局的进一步指导和完善,还算是比较满意,但也仅仅是和县级馆相比较。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撰写内容设计时常感到一种孤独,一种思想和认识交流上的孤独,所以,这种仅仅出自一人之手而缺乏充分论证或集思广益的内容设计有时难免留有缺憾,或者说要向大中型馆那样经过多名专家酝酿设计而成的陈列质量靠近是非常困难的了。这也许就是县级博物馆陈列难以突破“瓶颈”,向更高层次提高的一个原因所在。至于形式设计,人才就更是少之又少,基本就是空白。

    这样,专业人才问题就显而易见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可以这样说,博物馆如果想真正地开展好业务活动,真正地提高自身的内涵和档次,必须解决专业人才问题,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当然,要改变县级博物馆这种“人员超编人才短缺的畸形状态”并非易事。张理智馆长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引用了王乃明先生在《谈中小博物馆的人才培养》一文中所分析的人才短缺的四个方面原因:(1)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2)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3)博物馆条件差,对人才缺乏吸引力;(4)缺乏与需要相适应的人才教育体系。的确,有些出自于制度方面的原因,我们暂时还无法改变。但是,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切实树立起竞争意识、人才意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就能够有所改观,吸引人才,笼络人才,留住人才。

    这一点上,由于综合因素的影响,我想也不是一朝一夕、立杆见影的事情。但最起码能做到这样两点:

    首先,要真正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为知识分子服务的思想,确立他们在文博事业中的政治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业务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对专业人员在政治上重视、业务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真情留住人才,以事业凝聚人才。

    同时,要加强人才储备,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适应博物馆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任何事业的发展,硬件优势都是暂时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尤其是针对县级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现状,把人才的培养更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积蓄人才力量,才能使县级博物馆走出业务困境,提高业务水平,真正使博物馆提高内涵和档次。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