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在石刻上永恒的韩城记忆

  • crazy frog
楼主回复
  • 阅读:4103
  • 回复:1
  • 发表于:2014/6/11 11:49:3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石刻上永恒的韩城记忆


    自古以来,城是一个国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城的最显著的标志是筑有城壕、城墙与城门,但最能反映城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与历史风韵的莫过于城门额上的题字。韩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千年古县,自西周初韩侯立国始有建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韩城古县城也曾几度辉煌几经变迁,但纵观其历史,经历时间最长、最核心、最重要的古县城要数今天的芝川镇和韩城老城(韩城市金城区)。这两个城历史上都曾多次筑过古城墙,尤其是在明代,这两个城都筑过高大的城墙与城门,县城门上都有石刻城额题字,是韩城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古城墙,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两个古城的城墙都是在近几十年才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的,成为韩城文物保护史上最令人遗憾的事情。然而又使人颇感欣慰的是,在韩城市博物馆珍藏着两方这两个古城的城门额题刻,透过它们,我们似乎还能领略其昔日的风采。

明韩城古城西城门额题刻“梁奕西襟”

    这方石刻题额为长方形,青石质,横长158厘米,高73厘米,厚25厘米,阴刻“梁奕西襟”四个大字,上款“大顺永昌元年孟冬吉旦”,下款“……重砌”,边饰龙纹。

    这方石刻城门额是明韩城县城砖砌西城门额,因城之西依临梁山——-宛若天然屏障,拥城入其襟怀,又取《诗经·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之意,故题“梁奕西襟”,由此古城风韵跃然眼前。据现存资料图片见证,明韩城县城城墙为砖砌城墙,仿西安古城墙修筑,高大雄伟,其东西南北共四城门,均有题额,东曰:“黄河东带”,西曰:“梁奕西襟”,北曰:“龙门圣地”,南曰:“薄彼韩城”。西城门额为迄今唯一发现并保存起来的一个,倍感珍贵。另外,令人为其惊叹的是这方门额还记录了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悲壮,成为历史的见证。门额上款“大顺永昌元年(1644)”为李自成政权年号纪年,此年,李自成曾率义军经韩城北上灭明,失败后,又经韩返回长安,以伺再起,在经驻韩城时,起义军凿除了门额上“崇祯岁次”,刻上“大顺永昌元年孟冬吉旦”,以示扭转乾坤之气概。1961年文坛名人田汉来韩参观,看到这方镌刻有“大顺永昌元年”的“梁奕西襟”门额时,感慨万千,挥笔写下诗篇:“梁奕西襟字宛然,城碑初记永昌年,何当壁画迎高平,重写农军渡大川。”据考证,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留下有关大顺政权年号的石刻,中国历史博物馆存其拓片。

    明芝川古城南城门额题刻“古韩雄镇”

    这方石刻题额为长方形,横长105厘米,高43厘米,厚17厘米,阴刻“古韩雄镇”四个大字,上款“万历庚戌仲春之吉”,下款“知县事蜀人费元昌题,县丞唐应运、典史刘尧臣仝立”。

    芝川镇位于韩城县城南十公里处,乃司马迁之生地而享誉世界,自西周初韩侯立国始有建制至西汉末为韩城县治所在,历史悠久,堪称古城,又因为其位于涺水、芝水汇入黄河处的古夏阳渡之滨,韩奕坡之下,不仅土地平坦肥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而且扼西北通往华北的水陆交通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其南城门额题“古韩雄镇”。尽管西汉以后,芝川镇不再是韩城县治所在,但由于它的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特殊,又有司马迁祠墓,所以它仍然是韩城一个大镇、重镇。据资料图片看,明芝川古城也是四边筑有城墙,共五个城门,其中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题刻分别是:东为“紫气东来”,西为“梁山西拱”,北为“少梁古地”,南为“古韩雄镇”。目前,南城门额题刻“古韩雄镇”是文物部门唯一发现并保存下来的一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现在,这两方珍贵的城门额陈列在韩城市博物馆石刻室,供人们参观,它们已成为镌刻在石碑上永恒的韩城记忆。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一个人睡
  • 发表于:2014/6/13 8:55:24
  • 来自:陕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韩城市是个历史古城……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