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生态的韩城民俗——韩城蒸食往来以“琲”计

  • 纵横古今
楼主回复
  • 阅读:3522
  • 回复:1
  • 发表于:2014/6/9 17:10:0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韩城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5~8万年前,而史有记载的历史也始于西周之初。由于这里既是周武王之子的封地,又毗邻周都镐京,因此这里也应该是周礼的发祥地之一。
    “礼”体现在物质的、精神的许多层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地起着变化,以致至春秋战国时,孔子有“礼崩乐溃”之叹。

    “礼”虽然“崩”了,但“崩”的,只是那些已失去存在价值的“礼”,有价值、有意义的礼,仍然保存了下来,韩城民间蒸食往来以“琲”(读bei)计量,便是其中一例。

    在远古的农业社会中,特别是在农村,不但生产力低下,而且商业极不发达,所以人们在彼此的往来中,只能以自己生产的蒸食去表达彼此之间的互助和情谊。

    韩城民间蒸食的形式,因事而异。喜事用形如长条的“卷儿”馍和大小如馒头的“馄饨”馍,哀事用形如墓冢的特大馒头,称“盘子”馍。

    蒸食往来的数量,依血亲关系确定。以“琲”为计量单位。比如女儿出嫁后,婆家如遇红白喜事,娘家的蒸食数量即为三琲。如娘家有此类大事,婆家亦同等数量。女儿与姑姑姨姨之间,往来定数为二琲,同辈兄弟姊妹之间,相互一琲。

    “琲”,《辞海》注曰:成串的珠。而其作为量词使用,古已有之。《文选·左思(吴都赋)》就有“珠琲阑干”之语。而“琲”在韩城蒸食往来中,就是一个量词。

    为什么要以“琲”计量呢?这也是出于蒸食往来的需要。在韩城的蒸食往来中,过去规定以六十条“卷儿”馍为一琲,三十个“馄饨”馍为一琲,六个“盘子”馍为一琲。以“馄饨”馍为例,二琲就是六十个,三琲就是九十个。至于为什么要以三、六、九计数,则是先民对这三个数的崇拜。韩城民间选择吉日,至今还保留着选三、六、九的传统。红白喜事,宾客众多,面对每位宾客众多的蒸食,主家若要一一清点,费时费事,也不便保藏,于是,简单的计量办法便顺势而生。各宾客按规定礼制,将自己的蒸食串成串,主人收礼时,只要数一下是几串就行了,简单快捷,一目了然。同时,将其一串一串地挂起来,也便于置放。为了给这个“串”取个恰当的量词,这里的先民便选择了“琲”——把许多个用上等白面做成的蒸食串在一起,不就像一串雪白的玑珠么?所以说,以“琲”为往来蒸食计量,不但显示了韩城先民的聪明和才智,也给这种礼仪赋予了浓郁的雅文化气息。但有些民俗研究者却把韩城民间蒸食往来中的以“琲”计数说成以“佰”计数。那既为“一佰”,怎实数却是三十、六十或六个?

    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下,又有人以“传说”作解释。说是韩城民间蒸食往来在古代一佰就是一佰,二佰就是二佰,三佰就是三佰,都是实数。到了明朝末年,韩城知县左懋第崇尚勤俭,认为韩城民间蒸食往来以“佰”计,数量太大,百姓不堪重负,于是下令压缩数量。于是便将一佰“馄饨”馍减少为三十个,将一佰“盘子”馍减少为六个,其他依次类推云云。如果确如以上论者所言,古人蒸“一琲”馍就是一佰个数的话,以“盘子”馍为例,一个“盘子”馍用水面一斤。那三琲馍就得蒸三佰个数,实际重量达三百多斤。一次蒸这么大、这么多的馍,一般农家谁能蒸得起?而更重要的,这三百多斤馍如何能运送到主家,主家又有多大的能耐保管和处理众亲戚送来的数以千计的蒸食?简直不可思议。

    据《韩城县续志》载,明末韩城知县左懋第确是崇尚勤俭,也为政有方,更具民族气节,曾作为南明政权的代表与清廷谈判,不屈被杀。如此一位名仕作韩城知县,且在任七年,对韩城民风民情不可能不了解。他也不可能无知到把“一琲”也当成“一佰”,随心所欲地去改变传承了几千年的韩城民俗。因而这个所谓的传说,在韩城历代的史志资料中,无任何记载,只不过杜撰而已。一些人之所以对韩城民间蒸食往来中以“琲”计量的现象不理解或对其理解产生歧义,主要原因是对韩城的历史、文化缺乏透彻的了解,对其民俗现象的研究缺乏理性的态度。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去探讨韩城民俗的特色,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韩城文化的博大精深。
  
  • 孔高症
  • 发表于:2014/6/9 18:01:29
  • 来自:陕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