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韩城博苑第一期——涧南的抬芯子

  • 雪傲梅
楼主回复
  • 阅读:3675
  • 回复:0
  • 发表于:2014/5/29 9:59:34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芯子这一民间艺术,以其构思精妙、做工奇巧深受群众喜爱。它可以说是民间社火中的一朵奇葩。

  韩城芯子究竟起源于何时,未见文字记载,但从老辈人口耳相传得知,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可见其渊源之远。直至民国到抗日战争胜利,亦是盛传不衰。但由于抬芯子用人很多,阵容庞大,费用也大,没有几百号人就不能出台,这样一来,一般小村很难举办,因而在韩城境内,仅流行于城北、谢村、涧南以及大梗村等几个人口较多的大村。北涧西村子较以上各村要小,是一种一人背一或两个小孩的芯子,当地叫做“背背娃”的芯子。近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仅有北涧西和涧南两个村的芯子偶尔出台进城。

  涧南村的抬芯子历史久,规模大,内容新奇,在韩城影响最大。为什么涧南的抬芯子能历久不衰,代代传承呢?这和涧南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涧南地处澽水之旁,县城近郊,土地肥沃,村大人多。明清以前,这里主产一种植物颜料——靛(当时是作染蓝布用的主要颜料),数百年甚至更久远,它一直是涧南村农业种植的主导产业。最高峰时拥有沤靛、打靛池四、五十个,收获时节参加干活人数达千人左右。劳动力的需要和靛产量的巨大,使涧南村成为近城地区的一个劳力市场和靛的交易市场。有靛产业带来的丰厚收入,因而涧南村自古以来以经济发达、文脉昌盛誉满韩城。有了经济基础,人们便有望子成龙的愿望,兴学建馆成风。涧南的“文魁”、“武魁”牌匾不下二、三十个,斗子旗杆村内从南到北都有。出去做官的在历史上也为数不少。仅明、清就有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薛贞、河南右布政使薛亨,中宪大夫文林郎阮景林,太常寺少卿薛芳,四川成都知府薛敬,赏花翎顶戴四品衔河南商丘县知县薛鸿先等。

  涧南村有了丰裕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便油然而生。每年蓝靛获得丰收以后,人们认为这是    “神”的恩赐,所以建庙、祭祀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据传:明朝景泰年间,澽河发了大洪水,从上游冲下来两棵大树,漂到涧南村边的河滩上,人们认为这是“神”的按排,要让村民建庙,于是村民捐钱捐物捐劳,建起了南四社、北四社两座大庙(三义庙),大庙献殿上的横梁通担,就是利用这两棵大树做的(现在南庙献殿尚存)。为纪念大庙建成,涧南村于正月二十三日立会祭祀。从那时起,每年涧南村在正月都要大搞社火,除大型的锣鼓、龙灯、高跷、划船、故事等内容外,必不可少的就是抬芯子。芯子的内容多是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现实事件等,以教化民众。在制作技巧上,以“悬”、“奇”为上,上边的小孩往往一只脚站在下边的一片花瓣上、一本书的书页上,甚至两条腿悬空,手中的道具和下边的连接只有一点点,手艺十分高超,让人惊叹。此后,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二十三会,涧南村一般都要搞社火、抬芯子。正月二十三会以后也就成了韩城一个古会。古会期间,各种商贩前来设摊摆点,人流如蚁,十分热闹。

  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594——1598)马攀龙任韩城知县时,倡导修渠建坝,引水灌田,涧南村民在北涧西桥东修建了四堰坝,在村北修建了六堰坝,引水灌田代替了用人工打井汲水沤靛的方法,节省了大量的劳力,村民受益匪浅。为答谢马县令的功绩,曾以“西门豹治邺”为内容,出过五堂芯子,赞颂马县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祝贺本村“八社义学”建成,以尊师重教为内容出过七堂芯子向执事衙门报喜。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时,以戚继光扫除倭寇为内容出过七堂芯子。解放后,不少年份过年时闹社火都出过芯子,有些重要庆祝活动,如“合作化”、“公社化”、“党的九大召开”、“市文化艺术节”,都出过芯子进城表演。

  在村子内部抬芯子闹社火更是不计其数。只要那一年靛收成好,就要敬神祭祀,耍社火,时间一长,就自然 形成南北四社的竞技局面。这时,忙坏了社头和巧手能人,绞尽脑汁,看谁做得好,一定要压倒对方。你出“罗通扫北”,我出“五虎平南”,你出“杨家将”,我出“七擒孟获”。就是在这种出奇斗巧中,不断从设备、制作工艺及内容构思上进行改进、开拓、创新,做芯子的艺人、能手将技艺一代代总结、传承,从而把芯子这个民间艺术不断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