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家门口的国宝】司马迁墓和祠

  • 珍娜
楼主回复
  • 阅读:12777
  • 回复:0
  • 发表于:2019/8/8 8:57:48
  • 来自:陕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韩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司马迁墓和祠

开栏语: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全市各级各类文物216处,非遗项目92个,古村落43个,素有“小北京”的美誉。千百年来,这里走出了义士程婴、史圣司马迁、状元王杰、作家杜鹏程等一大批历史人物。走进这座“文史之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不屈精神让人心存敬畏;党家村刻于砖、铭于心的家训让人回味无穷;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的件件器物,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昔日辉煌,而这些正是发展研学旅游的灵魂。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研学旅行作为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教育与旅游、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016年我市推出6条研学精品线路,研学规模逐年攀升,省内外数以万计的学子接踵而来。为了更好推介韩城、宣传韩城,即日起,本报特开设《家门口的国宝》栏目,聚焦15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司马迁墓和祠位于韩城市芝川镇东南的一座高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宋、元、明、清历代曾多次对司马迁墓和祠进行修葺扩建。


从现在的山门到“高山仰止”木牌坊石铺道,为宋代通往长安的古道。在司马古道旁第一台地上建有木牌坊一座,两面题词,前书“高山仰止”,后书“既景廼岡”,为韩城近代著名书法家强汉三所提。

过牌坊为九十九层台阶,表达了韩城人民对司马迁的崇敬。第三台地上建有山门一座。在2005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时,将韩城市司马迁学会会员、书法名家杜穆生所书“史笔昭世”匾额悬挂于此。

第四台地上建有“河山之阳”砖牌坊,两边是一副砖刻楹联,上为“圣人光道统”,下为“汉史竟经文”。

登上第五台地,走进额书“太史祠”牌坊大门,就进入祠院。座西面东为三间献殿和三间寝殿。献殿正中有石雕供桌,系清同治年间芝川八社乡廉敬献。供桌两旁有联语,上联“史学传千古”,下联“神威镇一峰”。在献殿罗列着大小57通碑碣,其中一部分是历代修建司马迁墓和祠的纪事碑,最早的一块刻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另一部分碑碣为历代文人骚客咏颂司马迁的诗篇。

三间寝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寝殿匾额题书“君子万年”,寝殿内有砖基幔帐神龛,龛额匾题“穆然清风”。龛内为司马迁全身坐像,像高140厘米,黑须三绺飘胸,身着红袍,手扶玉带,面稍向北,传说是北望苏武。


墓茔位于寝宫后一高台之上。初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当时为一土冢,上植柏树五棵,现余四棵,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墓自殷济创立后,经历了三次维修。第一次是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将墓用砖裹砌。第二次是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将倾坍剥落之处予以修复。第三次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将原砖砌未动,用砖从墓外再裹砌了一层,才成为今天看到的八卦墓形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对司马迁墓和祠的保护工作,1956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司马迁墓和祠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拨款进行了重修。1982年2月24日国务院公布司马迁墓和祠为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78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祠内,形成古建筑群。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司马迁祠护坡加固工程、司马迁祠寝宫、献殿、祠门等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以及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工程,有效地保护了司马迁墓和祠的文物古建安全。


2011年至2013年,在司马迁墓和祠外围征地2000余亩,进行了绿化,先后实施了祭祀大道、司马迁塑像、游客服务中心、旅游路改造、十二本纪园等项目。司马迁塑像高12米,寓意《史记》之十二本纪,重26吨,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五十二万字。

经多年的建设发展,司马迁祠景区已成为全国唯一一处缅怀和纪念司马迁的圣地。2014年4月4日,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总 编  辑    张宏伟

值班主编    张龙江

责任编辑       孙兴

值班编辑       席斌

@韩城传媒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